世界如何理解中国、中国如何面对世界?新时代,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当下的外交形势?2020年12月11日,第五十八期学习读书会在沪举办,邀请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、博导王健,围绕“百年大变局与新时代中国外交”的关键问题,分析国际环境、把握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。
王健分析,21世纪,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深度调整期、国际力量的对比转化期、新科技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期,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格局变化、引导世界变局正向发展?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“一条主线”和“两个目标”指明了方向。“坚持和平发展道路”的“一条主线”贯穿至今。同时,在和平发展的要求下,中国外交还应实现“两个目标”:首先,应当坚持多边主义,推动全球化向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的方向发展;其次,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,走和平发展的道路,以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21世纪以来,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整体崛起,新的国际格局应运而生。区别于零和博弈的、合作共赢的世界关系如何实现?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、于变局中开新局?王健分享了自己的思考。他指出,伴随着外部竞争加大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,中国需从外部性发展转向自主性发展,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,利用国内市场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,从而主动塑造国际经济环境;要从要素型发展机遇转向创新型发展机遇,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,科技与数字革命将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关键所在;要从地区性发展机遇转向全球性发展机遇,摆脱“空间约束”,转向“空间拓展”,实现全球资源为中国发展所配置,给中国发展带来新的全球性机遇。
学习读书会由上海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、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(文体旅游局)主办,上海人民出版社、浦东图书馆、东方财经·浦东频道、浦东新区党建服务中心承办。
近期评论